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中国工商银行办公室关于依法收回的贷款不能作为赃款追缴的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11:00:15  浏览:888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工商银行办公室关于依法收回的贷款不能作为赃款追缴的函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办公室关于依法收回的贷款不能作为赃款追缴的函
中国工商银行



哈尔滨市分行:
你行“关于哈市平房公安分局以诈骗款(赃款)为由要求我行新疆街办事处退回已清收的到期贷款应如何处理的请示”收悉,现函复如下:
一、关于依法收回的贷款不能作为赃款追缴的问题,总行(86)工银调字第16号文、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86)224号文和银条法(1987)10号文、中国工商银行(88)工银函字第109号文都明确规定:按正常业务手续收回的银行贷款,不受任何理由追索,企业
经营中发生的问题,由企业负责。
二、你行1988年7月29日发放43万元专项贷款(汇票),至1989年2月已基本陆续收回,银行收贷理由正当,手续完备,这种合法的收贷行为应受法律保护。至于以后企业因诈骗被立案审查,一切后果应由企业负责,与银行没有直接法律关系。
三、货币不同于一般财物。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是一般等价物,只要经过结算,款项性质就发生变化,就归持有人所有,只要银行收贷正当,手续完备,事先并未与行为人恶意串通,都不能当成赃款向银行追索。



1989年7月17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1997年进口农用塑料原料进口环节增值税有关政策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1997年进口农用塑料原料进口环节增值税有关政策的通知
财税[1997]34号

1997-04-03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1997年国家计划安排进口的农用塑料原料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通知如下:
  一、对国家计划安排进口的64万吨农膜用料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其中,轻工总会进口49.5万吨(含地方20.5万吨),农业部进口9.5万吨(含扶持贫困地区专项用膜3万吨),中农公司进口5万吨。鉴于1997年农膜原料进口增值税具体操作办法较之1996年有所调整,为确保春耕用膜,经研究,决定对1997年5月31日之前进口的计划内农膜原料,进口环节增值税,按先征后返的办法办理。对1997年6月1日后进口的农膜原料,一律实行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
  二、对下列进口农用塑料原料进口环节增值税先征后返。具体返还办法按《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对部分进口商品予以退税的通知》([94]财预字第042号)执行。
  1.国家计划安排进口的8.4万吨农用灌溉管原料,其中水利部进口6万吨,轻工总会进口2.4万吨。
  2.国家计划安排化工部进口4.8万吨化肥包装袋用料。
  3.农业部进口的3万吨远洋渔业专用塑料原料。
  上述农用塑料原料,应专项用于农业灌溉水管、化肥包装袋和远洋渔具生产,不得进入市场,如有移作他用的行为,应全数追回已返还的增值税税款。具体管理办法另行文规定。
  三、以上政策执行期为1997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一九九七年四月三日


关于实施《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注、输器具)生产实施细则》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实施《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注、输器具)生产实施细则》的通知


国药监械[2001]4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
的相关规定,我局已以国药监械[2001]288号文发布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
(注、输器具)生产实施细则》(2001年修订,以下简称《细则》),该《细则》是一次性
使用(注、输器具)生产企业申请企业许可和产品注册必须严格执行企业体系考核所实施
的统一企业验收标准。

  为做好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注、输器具)生产企业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
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换(发)、复查工作,使检查组切实可行地按照《细则》所规
定的企业生产条件检查及评定,我局组织专业人员依照《细则》第7条“检查评定的项目
和内容”中“检查内容与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检查评分方法”,作为《一次性使用无菌
医疗器械产品(注、输器具)生产实施细则检查评分表》(见附件),现予印发。

  按照《关于印发2001年全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总结的通知》(药监办[2001]
26号)中提出的意见,强化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做到把《医疗器械生产企
业许可证》与《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企业体系考核执行统一验收标
准,统一现场验收,两证同步发放的原则。现对全国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换(发)证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细则》规定,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
疗器械生产企业检查评定中,应同时执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注、输器具)
生产实施细则检查评分表》(见附件)。

  《细则》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注、输器具)生产实施细则检查评分表》
的培训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进行。

  二、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主体,实施本
辖区内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换(发)证申请及检查验收工作。一次性使用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换(发)证申请及检查验收的截止时间为:2002年6月30日。2002
年7月1日以后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再受理现有企业的申请及检查验收。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在截止期内,从本辖区一次性使用无菌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企业换(发)证进行生产企业检查验收的工作计划,并
将工作计划及具体安排适时上报我局医疗器械司备案。

  四、依照《细则》完成生产企业检查验收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的检查组应负责将《生产企业检查报告》、《产品检测报告》和检查中的实际情况,以《细
则》相应条款的规定要求,上报核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企业领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后,到我局办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五、在各省(区、市)进行企业验收发证期间,我局将不定期组织省与省之间的对口监
督检查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专项抽查,对监督检查的情况进行通报。存在问题较多的
地区,我局将责令其提出整改意见。

  特此通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十月十一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